半岛捕鱼半岛捕鱼半岛捕鱼3月28日,据上交所官网消息,泰凌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凌微)科创板首发过会;3月27日,澎立生物医药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澎立生物)科创板首发申请获受理。
据上交所披露公告称,泰凌微3月28日科创板成功过会。此前,泰凌微在2023年1月12日被暂缓上会。
泰凌微拟申请首次公开发行不超过6,000万股A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本次发行募集资金13.2亿元,扣除相应发行费用后,将投入以下项目:
泰凌微,成立于2010年,位于上海张江,是一家专业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主要从事无线物联网系统级芯片的研发、设计及销售,专注于无线物联网芯片领域的前沿技术开发与突破。2022年,泰凌微入选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获NICT(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创新产品奖、2022年度中国IC设计成就奖、蓝牙技术联盟“杰出IOP贡献奖”等系列重大奖项,公司的创新能力与技术实力被充分肯定。
通过多年的持续攻关和研发积累,已成为全球该细分领域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代表性企业之一,主要产品的核心参数达到或超过国际领先企业技术水平,广泛支持包括智能零售、消费电子、智能照明、智能家居、智慧医疗、仓储物流、音频娱乐在内的各类消费级和商业级物联网应用。
截至目前,泰凌微无线物联网系统级芯片产品种类齐全,以低功耗蓝牙类SoC产品为重心,拓展了兼容多种物联网应用协议的多模类SoC产品,并深入布局ZigBee协议类SoC产品、2.4G私有协议类SoC产品、音频SoC产品,并向下游客户配套提供自研的固件协议栈以及参考应用软件。
同时,泰凌微在全球范围内积累了丰富的终端客户资源,与多家行业领先的手机及周边、电脑及周边、遥控器、家居照明等厂商或其代工厂商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品广泛应用于汉朔、小米、罗技、欧之、涂鸦智能、朗德万斯、瑞萨半岛捕鱼、科大讯飞、创维、夏普、松下、英伟达、哈曼等多家主流终端知名品牌,进入美国Charter、意大利Telecom Italia等国际大型运营商供应链,并支持和服务百度、阿里巴巴、谷歌、亚马逊等众多科技公司在国际国内的生态链企业产品。
根据全球权威数据机构Omdia发布的市场分析数据,在无线芯片市场细分低功耗蓝牙芯片领域,按全球出货量口径计算的低功耗蓝牙芯片全球供应商排名中,2018年度泰凌微排名全球第四,全球市场占有率为10%;2020年度泰凌微跃升为全球第三名,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12%。根据Nordic在2021年第四季度公开报告中援引的北欧知名金融机构DNB Markets的统计数据,2021年度泰凌微低功耗蓝牙终端产品认证数量攀升至全球第二名,仅次于Nordic,已成为业界知名、产品参与全球竞争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之一。
研发费用方面,报告期内,泰凌微每年均维持较大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 2019 年-2021 年复合增长率为37.41%,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维持在较高水平,主要原因系泰凌微从事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属于技术驱动型企业,需投入大量研发费用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泰凌微研发费用主要由职工薪酬、无形资产摊销、研发器件费和技术服务费等构成,不存在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情形。报告期内构成明细如下:
营收方面,泰凌微整体实力和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公司销售规模和利润呈持续增长趋势。报告期内,泰凌微的具体经营情况如下:
报告期内,泰凌微主营业务突出,受益于领先并不断创新的技术水平,众多新款产品得到市场认可,公司营业收入由2019年度的32,009.27万元迅速增长至2021年度的64,952.47万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2.45%,呈现快速上涨趋势。
2022年1-6月,泰凌微实现营业收入32,692.56万元,较上年同期略有增长,在行业需求波动的环境下保持了较好的销售水平。2020年度,泰凌微营业收入较上一年度增长13,365.79万元,同比增幅为41.76%,但由于高强度的持续研发投入与大额股份支付确认,导致亏损金额较高。2021年度,泰凌微营业收入较上一年度进一步增长19,577.41万元,增幅达到43.15%,并实现较大规模的盈利。2022年1-6月,泰凌微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略有增长,受到采购成本升高的影响,净利润同比有所降低。
据了解,从2010年到2020年这十年间,泰凌微共完成9轮融资。2015年,泰凌微曾获得英特尔战略投资,在2017年又获得华胜天成战略投资,并被誉为蓝牙Mesh领域杀出的一匹中国黑马,名噪一时。2018年和2020年,泰凌微先后获得两轮战略融资,其中更有“国字号”投资机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重磅入局。
澎立生物,成立于2008年,位于上海张江,是一家临床前服务外包公司,提供国际标准的一站式临床前药效学综合评价服务,致力于提供肿瘤学、骨骼、炎症、免疫性和肝疾病领域的实验动物药理(PK/PD)服务、以及与组织修复与组织工程相关的骨外科评价服务。
此次澎立生物IPO计划募资6.01亿元。其中,3亿元用于金桥临床前研发服务产业基地项目、1亿元用于创新研发平台项目、1亿元用于张江临床前服务产业基地技术改造提升项目、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研发费用方面,澎立生物致力于筛选和药效评价平台的搭建,不断拓展业务广度;另一方面,澎立生物在既有平台的基础上进行方法学研究,针对新的靶点和疾病通路开发动物模型,形成针对不同靶点及适应症的立体药效评价体系,不断挖掘业务深度。报告期内,澎立生物按照既定的计划实施研发投入,研发费用总额分别为 790.32 万元、870.74 万元、1,509.99 万元和 1,391.99 万元,保持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