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追求生活的质感,质感也可以说是一种感觉,而营造这种感觉的一大重要工具就是【灯光】!
对于照明和灯光的设计,人和人的感受常常是不一样的,这和个人生活习惯、审美偏好、人眼的生理结构都有关。希望大家记得:常见的并非是必需的,适合别人的,并不一定适合自己。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居住环境中的照明效果好不好呢?好的话又是哪里好?不如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灯光是空间的灵魂,可以说是一个较灵活及富有趣味的设计元素,可以成为气氛的催化剂,是室内空间的焦点及主题所在。再好的空间,也需要灯光去激活,无论是色彩,还是材质或体积感,都需要灯光照亮和呈现。
光,不仅仅只是提供照明,光也被称为第四建材。按照空间进行拆分,家里大致可以分为玄关、客厅、餐厅、厨房、卧室、卫浴、书房等不同空间,每个空间的功能不一样,照明方式也应该是不一样的。
举个例子,你家的每个房间都只有一盏大顶灯,在书房的时候,你开着灯写字看书,是不是觉得不够亮?还有阴影遮挡,这时候开一盏台灯才舒服;在卧室的柜子里找个东西,大灯不但照不到柜子的内部,还会在身前投下阴影......
所以,不分场合、没有层次的灯光只能叫“装了个灯”,而不能叫“灯光/照明设计”。你和设计师省事了,水电工人省事了,你花费无数心血装修出来的家可就有事了。
家居照明方式一般分为三种,即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重点照明。根据不同的功能区域选择合适的照明方式是家居照明设计的重要环节。
一般照明是为了达到最基本的功能性照明,并且起到让整个家居照明亮度分布均匀的效果半岛捕鱼,让整体空间环境的光线具有一体性。
基础照明除了吸顶灯可以实现之外,也可以有别的方式,例如吊灯、吊顶光带、筒灯等等。所以不排斥任何灯具,更不排斥主灯,只是别指望用主灯把家里照得亮堂堂的就好,一定要和其它灯具进行搭配。
局部照明主要是对展示墙、餐桌等家居空间中的特定位置提供照明。其目的是对一些艺术品或者精心布置的空间进行塑造性的一种照明。
灯光和灯具本身也可作为装饰使用。哪个角落太黑,摆一盏灯;哪张桌子太空,摆一盏灯……一切按照喜好来。
最主要的一点是,得自己发现问题:是在进行哪些活动时觉得光线不够。是化妆?阅读?下厨?还是别的什么方面?
人在玄关处停留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作为回家以后的第一个站点,舒适的灯光也是十分重要的。除了基础的整体照明,玄关柜悬空的部分,如:放钥匙和小物件的中间区域、底部放鞋区、换衣镜,都可以设置灯带补充照明。
客厅的边缘区域一般会有装饰挂画,可以加上可调角度的轨道射灯提供照明,客人来家里就能清楚地欣赏到装饰画,同时为附近的空间提供间接照明。
电视机旁的角落,可以加一盏落地灯,在你看电视的时候,提供柔和的中段视觉的光线;如果有阅读需要的话,在沙发区域增加一盏光线柔和的小台灯或者落地型阅读灯。这些都能使你的眼睛更舒服,同时能使空间更有层次感,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
餐厅灯光最需要体现出温馨感,更好的展现食物和人的气色。将小型装饰吊灯、筒灯、餐边柜射灯等组合搭配使用,展现空间个性。
厨房照明区别于其他空间,更加强调功能性。主灯一般位于吊顶正中间,以筒灯、射灯、灯带等做焦点光照明。洗菜、切菜的时候太黑,就加一根灯管作为厨下照明;收纳区域可以安装灯带便于取放物件;新增厨房岛台,则直接把顶灯换成射灯,一束明亮的光线照射在台面上。
卧室的灯光除了整体照明,还可以有起夜照明、阅读照明、衣柜局部照明,可能还有化妆照明。
设置床头柜台灯、小吊灯或者落地灯、壁灯,避免强光的刺激,营造出浪漫温馨感。
衣柜的局部照明,是为了在打开衣柜时,能够看清衣柜内部的情况。衣帽间需要均匀、无色差的环境灯,镜子两侧设置灯带,衣柜和层架应有补充照明。最好选用发热较少的LED产品。
卫生间顶部采用筒灯,营造均匀的光线。照镜子时,避免造成脸部阴影,镜前灯也是必要的。
重点照明怎么布置?技巧就是——哪里灯光不够,就在哪里补灯。灯光需要跟随你的生活习惯布置,而且台灯、落地灯也能改变位置,比一盏吸顶灯要灵活得多。因为有的放矢,而且照明范围不大,所以瓦数不需要太高,反而减少了照明设施的总功率,节约能源。
大家要明白,灯具(不论是什么灯具)都是有三部分构成的:灯体、光源和电器,其中最重要的是光源,因为它才是真正能为大家带来照明效果的部分。
灯体一般都是装饰和辅助光源的作用,提供了一个美丽的外壳,电器是为了光源的稳定发光,或者给与光源一个瞬间启动的电压等,所以,对于灯具来讲,光源是最重要的。
通俗点来说,就是一定要有把灯和灯泡分开看待的概念(除非是灯头内置LED灯具)。
显色性(光源对物体本来颜色的呈现度,我们认为太阳光和白炽灯对物体颜色的反应是最好最真实的,所以给它们的显色性定义为100,一般显色指数在80以上是比较好的光源。显色性对灯光下物品呈现的美观程度有着很大影响,所以选择灯具时需要关注);